5月的西安,绿意盎然。27日至30日,我有幸作为企业通讯员参加了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与三秦都市报社联合举办的2025年度全省煤炭行业新闻写作高级研修班。短短几日,紧凑丰富的课程、生动实用的教学,让我在新闻写作与宣传的认知上实现了一次“进阶”,收获满满。
开班启智:锚定方向明使命
27日下午,怀揣期待抵达西安高科度假大酒店报到。办理好手续,夜幕降临时分,与来自全省煤炭行业的同仁相聚餐厅,交流中,大家对即将开启的学习之旅满是憧憬。28日清晨,开班仪式准时举行,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交奇主持,领导致辞言简意赅却饱含期许,强调煤炭行业新闻宣传对展现发展成果、讲好行业故事的重要性,这让我更深感通讯员肩负的责任——要做行业发展的记录者、传播者。
课堂赋能:名师引路拓视野
研修班的课程安排扎实且实用。李明德教授的“舆情管理与危机公关”课,用大量案例剖析舆情发酵规律与应对策略。在如今信息传播迅猛的时代,地勘企业也会面临各类舆情,李教授讲的“及时回应、坦诚沟通、引导舆论”原则,为我们应对潜在舆情危机提供了清晰思路,让我明白新闻宣传不仅要“说好话”,更要“会说话”,在舆情出现前做好正面引导,出现后妥善处理。
李蕊主编带来“新闻写作基础与行业新闻选题策划”,从消息、通讯的结构搭建,到标题、导语的打磨,干货满满。她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如何挖掘平凡工作中的新闻点,这让我反思,以往自己写稿常陷入“大事才是新闻”的误区,忽略了基层一线的“小亮点”,其实这些“小而美”的故事,更能贴近读者,传递行业温度。
安磊老师的“新闻摄影怎样抓住有‘价值’的瞬间”,从构图、光线运用到主题提炼,手把手教学。新闻摄影是文字的“眼睛”,地勘工作中,野外勘探的艰苦环境、团队协作的温暖画面,都需要用镜头定格。安老师强调“抓拍真实情感、突出行业特色”,让我明白拍照不是简单记录,而是要通过画面传递故事、引发共鸣,今后再拍地勘现场,会更注重捕捉细节与情感。
赵思维主任的“新媒体运营与传播”,贴合当下传播趋势。如今,短视频、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是新闻传播的主阵地,地勘企业也需借这些渠道发声。赵主任分享了新媒体内容策划、传播技巧,比如如何用短视频展现地勘工作的“神秘”与“精彩”,怎样通过公众号推文打造企业品牌形象。这为我们传统行业通讯员打开了新视野,意识到新闻宣传要紧跟传播潮流,才能让行业声音传得更远、更响。
实践淬炼:知行合一强本领
29日的实践教学将课堂延伸到现场。在西安国家版本馆,开展视频拍摄实操。在罗阳老师指导下,大家学习尝试用镜头语言讲述版本馆里的故事。地勘工作也有很多类似场景,比如企业文化展厅打造,通过这次实践,我学会了如何规划拍摄流程、捕捉关键画面,为今后制作地勘企业宣传视频积累了经验。
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进行人物、场景拍摄实操。马昭老师现场指导构图与抓拍,人来人往的仿唐街区,人物神态、场景氛围的捕捉,锻炼了我们快速发现“新闻点”并用镜头记录的能力。地勘野外作业时,环境复杂多变,这种实操训练,让我掌握了在动态场景中抓重点、拍亮点的技巧,今后面对地勘一线的精彩瞬间,能更从容记录。
结业启航:踔厉奋发赴新途
结业仪式上,王交奇副秘书长勉励大家要“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走;带着困惑来,带着信心回”。当我手捧结业证书时,深感这不仅是一纸证明,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继续前行的动力。
返程路上,复盘几日所学,从新闻写作理论到摄影、新媒体实操,从课堂讲解到实地实践,每一环都充实且有价值。作为地勘企业通讯员,我深知行业新闻宣传既要“接地气”,讲好一线故事;又要“接天线”,紧跟传播趋势。未来,我会把研修班所学融入工作:用更专业的文字,记录地勘项目的攻坚克难;用更生动的镜头,捕捉团队奋斗的身影;借新媒体平台,传播地勘行业助力能源发展的担当。
这次研修,是一次知识的充电,更是一次职业的赋能。我愿以笔为媒、以镜头为眼,在地勘行业新闻宣传的路上,讲好地勘故事,传递行业声音,让更多人了解地勘工作的价值与意义,为行业发展添一抹属于宣传人的亮色。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