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苑

您的位置:首页 > 多媒体专区 > 职工文苑
2024年“书香三八”征文作品——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力量与梦想
发布时间:2025-04-08     浏览量:77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女性力量和智慧从未缺席,她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行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不同时代的女性,尽管面临的环境与挑战各异,但她们的奋斗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却是相似的。

从“你是人间四月天”的诗篇里我认识了你,你的名字和你的诗一样,宛如一阵清新的风,即不甜不腻,也不灼热,温暖而纯净。林徽因,民国时期的杰出女性,以其非凡的才华和坚定的信念,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楷模。她的一生,既是对建筑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守护。她不顾身体羸弱,投身于古建筑的研究与抢救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中华文化的瑰宝。每个惊人的数据背后都没有捷径可走,她与丈夫梁思成根据敦煌壁画多方打听、考察中发现了佛光寺的存在,顺利填补上了中国古建筑的空白,彻底改变了日本乃至世界上对中国古建筑的刻板印象,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唐代木质建筑物的存在。在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浮雕设计工作中,她更是倾尽全力,将自己的才华与智慧奉献给了祖国。她的奋斗精神,成为了后世女性学习的榜样。

从老一辈地质勘查者口口相传和公司的《队史》中,我知道你们“娘子军”——八号女子钻机。1979年4月组建,1981年根据部局“女同志不适合野外钻机工作”的通知而撤销。虽然这支队在历史的舞台上仅仅存在了1年多,但她们却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一代人的记忆,以及无数后来者的楷模。在党史实践学习中,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野外钻机生活环境对女性同志挑战和体力的考验。车辆行驶在崎岖而又颠婆的山路上,进入山的腹地。钻塔时而出现时而隐藏,经过半小时露出了她的真容。它巍峨耸立在广袤无垠的野外,像一座巨大的钢铁巨人,坚定地屹立在大地之上。在钻塔的顶端,巨大的钻头在旋转声中缓缓下降,深入地下,探索着未知的矿藏。周围是一片寂静,只有钻塔的运转声和偶尔传来的风声,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回想七十年代的女钻工,她们是如何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如何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如何像男同志们一样同工,露营野外。以达到与男性工人相同的工作效果,她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不由的被她们的毅力和精神所折服。

无论是林徽因还是70年代的女钻工,虽然时代不同,但她们的奋斗精神却是相通的。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同样可以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辉煌的成就,她们都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情,勇于挑战自我,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的能力和价值。这种勇气和自我挑战的精神,是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应该学习的,林徽因虽然才华横溢,但她始终保持谦逊和学习的态度,不断吸收新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这种态度也是我应该学习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70年代的女钻工们则展现了女性在艰苦环境下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她们在艰苦的地质勘探工作中,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克服了种种困难,为国家的地质事业做出了贡献。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技能的追求。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地质勘探市场中立足。

林徽因和70年代女钻工的奋斗史不仅是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更是一份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奋斗的意义和价值,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从她们的奋斗史中汲取力量,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够突破性别界限,实现自己的梦想。心若向阳,无所畏惧。我也将以她们为榜样,继续发扬女性力量,为公司转型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殷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