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苑

您的位置:首页 > 多媒体专区 > 职工文苑
清明絮语
发布时间:2025-04-07     浏览量:75

当第一缕春风携着微润的泥土气息,轻拂过檐角的风铃,清明,便在万物的翘首期盼中,悄然来临。在我心中,清明是一条无形的纽带,一头连接着过往的岁月,一头通向未来的希望,承载着无尽的思念与蓬勃的生机。

天还未破晓,晨曦的微光如同薄纱,笼罩着静谧的街道。我便起身,前往墓地祭扫。老一辈人常说 “早清明,晚十月一”。清明祭扫讲究趁早,相传清明节是阎王爷关闭阴间大门的日子,若不赶早祭祀,祖先便收不到祭品。

一路上,薄雾还未散尽,如缥缈的纱幔,给大地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远处的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淡墨的山水画。路旁的柳树,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新抽出的嫩芽,宛如绿宝石般点缀其间,诉说着春的讯息

踏入墓地,四周弥漫着寂静与凝重的气息。墓碑林立,像一个个沉默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安息之地。我们在姥姥的墓前停下,献上一束白菊,那洁白的花瓣,恰似我对姥姥纯净而深沉的思念。望着墓碑上姥姥的名字,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姥姥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却是个快乐、善良的人。她热爱生活,对生活理解通透,能过好小日子,修得大自在。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含辛茹苦将4个子女抚养长大,培养成人,始终秉持“一生善良,必有后福”的理念,将善良内化成了家庭里最好的风水。

小时候,母亲工作忙,我便在姥姥家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姥姥家的院子不大,却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春天,姥姥会带着我在院子里种下凤仙花(指甲花)的种子,耐心地教我如何挖坑、撒种、浇水。当凤仙花盛开时,姥姥会摘下娇艳的花瓣,放在碗里,加上明矾捣碎,然后细心地为我染指甲。那时,我总会兴奋地伸出小手,姥姥则会一边轻柔地涂抹,一边念叨:“咱们妮妮的小手,染了凤仙花,比仙女还漂亮。”

夏日的夜晚,姥姥会在院子里支起竹椅,我依偎在她的怀里,听她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姥姥手中的蒲扇有节奏地晃动着,为我驱赶蚊虫,丝丝凉风,伴我甜甜入睡。

上学后,每年的寒暑假,我最愿意去的地方就是姥姥家,一直住到开学才回去。那里除了有童年的小伙伴,更多的是姥姥的故事和美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姥姥有一个小柜子,总是能“变出”好多好吃的。每次到姥姥家,她都会从柜子里拿出用泛着一圈圈油的牛皮纸包装的桃酥,取出几块,掰成大块放在我们每个人专属的陶瓷缸里,倒上热水。我们拿着拿勺子,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姥姥总是看着我们几个小家伙吃,却从来都不肯尝一口。

如今,姥姥已离去多年,但那些美好的回忆,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生命里。每次回到姥姥家的老房子,物是人非,可姥姥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眼前。

祭扫结束后,我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此时,太阳已冲破云层,洒下温暖的阳光。田野里,油菜花肆意绽放,一片金黄,如同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涌起层层金色的波浪。麦苗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嫩绿的光泽,它们努力地生长着,仿佛在向世界展示生命的力量。桃花、杏花也不甘示弱,争奇斗艳,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散发着阵阵芬芳,引得蜜蜂、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不远处的草地上,孩子们在欢快地放风筝。五颜六色的风筝在天空中翱翔,宛如一只只展翅的鸟儿。他们奔跑着、欢笑着,银铃般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看着他们,我不禁想起儿时姥姥陪我放风筝的场景,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生命虽有尽头,但爱与希望,将永远延续。清明不仅是祭祀的节日,更是感悟生命、珍惜当下的契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在追思中汲取力量,在新生中拥抱未来。

 

 

燕琳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