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九四公司编制的十份地质找矿与资源补勘、地灾排查与生态保护类地质成果报告均一次性通过评审,报告质量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探富矿,测储量
立足地勘主业,持续为矿企可持续发展探储能,先后承担施工并编制了《陕西建新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建新煤矿43盘区地质补充勘探报告》《陕西有色榆林煤业有限公司杭来湾煤矿303盘区地质及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和《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一号煤矿一采区西翼补充勘探(第一阶段)地质报告》,项目通过钻探、物探、工程测量、采样测试等技术手段对煤层的厚度、品质及其分布进行精准评估,深入分析了煤矿区域地质构造、煤层赋存及水文地质条件等,为矿井高效生产、合理采煤及减少资源损失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同时,公司在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方面,高质量编制了《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米脂县姬家峁岩盐矿2024年储量年度报告》和《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张家湾石盐矿2024年资源储量年度报告》,帮助矿方清晰掌握资源状况,优化开采计划,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查地灾,防隐患
“这份报告不是简单的技术文档,而是用科学精神写就的安全承诺书”正如评审组长所言。在承担的黄陵县区域性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铜川市印台区区域性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始终将质量管控贯穿项目全周期,建立“现场踏勘-交叉验证-钻探复核”三级质控机制,并组建由公司总工、技术部门经理、项目组成员组成的质量管理小组对项目全过程严格质量把控。项目通过构建“天地井”一体化勘探体系,采用大地电磁法勘探、地质钻探、地球物理测井、井下电视、采样测试、无人机调查等多项技术手段,实现了隐蔽致灾因素的“全要素识别”。两项目成果报告的编制采用“地质-工程-环境”评价机制,为查明区域性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保资源,护生态
公司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己任,以践行生态环境保护为使命,以地质技术促进生态与发展协同共进。技术人员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和地质信息系统,通过野外调查与环境监测紧密结合、地质勘探与生态评估相互印证、数据采集与技术支持联动配合的高效机制,高质量完成了《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米脂县姬家峁岩盐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验收报告(2024年度)》和《2024年小丘镇农业产品冷链集配中心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的项目实施和报告编制任务,全面评估了矿产区域资源分布情况和重要价值,有效推动了企业用地、矿山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工作的规范实施,为区域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公司承担的陕西南郑区块页岩气勘查区地质填图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项目报告系统分析了区域页岩气地质特征,为后期资源勘探、开发工作奠定了关键基础。
一九四公司以技术创新的坚定信念和对项目质量的严格把控取得了此次评审的圆满成功。
文/龚慧山 图/刘超辉 王静 高鹏